斑馬魚皮膚損傷模型的建立及分子機制
陳錫強 王榮春 王希敏 劉可春 蕭崇德 韓利文 侯海榮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山東省科學院**篩選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生物檢測技術工程實驗室山東省生物傳感器重點實驗室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表皮干細胞研究室
摘要:目的以皮膚熒光轉基因斑馬魚(ktr4:NTR-h Kik GR)為實驗動物,研究長春新堿對皮膚細胞的損傷作用及其分子機制,建立皮膚損傷模型。方法取受精后24 h皮膚熒光斑馬魚胚胎,將脫膜后的胚胎分別置于0.010.04 mmol·L-1不同濃度的長春新堿中,24 h后采用熒光顯像的方法對斑馬魚皮膚熒光斑點進行計數和統計處理;同時對魚體細胞死亡情況進行TUNEL試劑盒檢測,確定其皮膚細胞死亡的水平;利用蛋白**印跡的方法對各組斑馬魚胚胎的caspase-3、KRT4及p53表達水平進行檢測。結果在長春新堿與斑馬魚胚胎共同孵育24 h后,0.02、0.04 mmol·L-1長春新堿明顯引起斑馬魚熒光皮膚細胞減少(P<0.01);TUNEL檢測表明,長春新堿與對照組比較能明顯引起斑馬魚皮膚細胞凋亡;Western bolt分析顯示,0.02、0.04 mmol·L-1長春新堿能誘導斑馬魚胚胎caspase-3和p53表達增加(P<0.01),同時高濃度的長春新堿可使皮膚角蛋白KRT4表達明顯減少(P<0.01)。結論利用長春新堿引起斑馬魚皮膚損傷,該局部毒性作用可作為皮膚損傷的造模新方法。 還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 81202584); 山東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No 2016GSF121005);
關鍵詞:長春新堿; 斑馬魚; 細胞凋亡; caspase-3; p53; KRT4;
分類號:R-332;R96